按拼音查找成语

薏苡之谤

yì yǐ zhī bàng

比喻被人诬蔑,蒙受冤屈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王珪杜正伦等传论》:“正伦以能文被举,以直道见委,参典机密,出入两宫,斯谓得时。然被承乾金带之讥,孰与夫薏苡之谤,士大夫慎之。”

遗编坠简

yí biān zhuì jiǎn

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同“遗编断简”。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入济源寓舍》诗:“遗编坠简文章烂,粝食粗衣岁月长。”

自作门户

zì zuò mén hù

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。同“自立门户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韦云起传》:“今朝廷之内,多山东人,而自作门户,更相剡荐,附下罔上,共为朋党。”

枝词蔓说

zhī cí màn shuō

指繁冗芜杂的言论。

成语出处

宋孔平仲《续世说·言语》:“元宗问昊筠以道法,对曰:‘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,其余枝词蔓说,徒费纸札耳。’”

薏苡之谗

yì yǐ zhī chán

比喻被人诬蔑,蒙受冤屈。同“薏苡之谤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玉搔头·拾愁》:“忠能格主,不蒙薏苡之谗;功每先人,曾在麒麟之强。”

遗臭千年

yí chòu qiān nián

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同“遗臭万载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强婚》:“岂不闻李氏断臂,清风满耳如生;文君(卓文君)夜奔,遗臭千年未泯。”

陟岵陟屺

zhì hù zhì qǐ
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枯岵兮,瞻望父兮。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

呲牙咧嘴

cī yá liě zuǐ

1.露出牙齿,咧开嘴巴。 峻青 《秋色赋·故乡杂忆》:“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, 潍河 两岸上的狗,吃死尸都吃红了眼,见了生人就呲牙咧嘴。”2.形容相貌凶狠或样子难看。 方之 《内奸》:“他们( 日本 鬼子)呲牙咧嘴叽哩咕噜了一阵,两个青年答不上来,被当场枪杀了。” 吴运铎 《把一切献给党·反扫荡》:“佛像也被炸得东倒西歪,呲牙咧嘴。”3.形容难以忍受的怪模样。 王传盛 徐光 《少年铁血队》六:“进了木屋,小个子特务,呲牙咧嘴地喊着:‘啊唷,屋里好冷哪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