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自有公论

zì yǒu gōng lùn

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。 >> 自有公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扞庾公呴又问:‘何者居其右?’王曰:‘自有人。’又问:‘何者是?’王曰:‘噫!其自有公论。’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朝廷自有公论,汝岂可造次?”

织当访婢

zhī dāng fǎng bì

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 >> 织当访婢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,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谋之,事何由济?”

朱楼翠阁

zhū lóu cuì gé

朱:红色;翠:绿色。形容楼阁漆红饰绿,建筑豪华富丽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三折:“他亲的是朱楼翠阁风流子,他敬的是白马红缨衫色新。”

舳舻千里

zhú lú qiān lǐ

舳:船尾;舻:船头;舳舻:指首尾相接的船只。形容船多,首尾相接,千里不绝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”

恣凶稔恶

zì xiōng rěn è

犹穷凶极恶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唐顺之《常州新建侯祠记》:“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,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。”

重张旗鼓

chóng zhāng qí gǔ

重:重新;旗鼓: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。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,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,准备再干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8回:“圣清室已覆,袁为总统,他自然重张旗鼓,又复上台。”

逸辈殊伦

yì bèi shū lún

指超越同辈,无与比伦。

成语出处

唐张说《为留守奏嘉禾表》:“腾文炜色,九光连合于贞明;逸辈殊伦,百宝骈滋于动植。”

知彼知己

zhī bǐ zhī jǐ

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 >> 知彼知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

咫尺天涯

zhǐ chǐ tiān yá

成语正音

咫,不能读作“chǐ”。

咫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