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捉摸不定

zhuō mō bù dìng

估量不透。捉摸:猜测,预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却说朱武、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,捉摸不定。”

杼柚空虚

zhù zhóu kōng xū

形容生产废弛,贫无所有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小东大东,杼柚其空。”郑玄笺:“言其政偏,失砥矢之道也。谭无他货,维丝麻尔,今尽杼柚不作也。”

拙口笨腮

zhuō kǒu bèn sāi

嘴巴笨拙。指不善于言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:“咬文嚼字,秀才当行;拙口笨腮,农人本色。”

钟鼎山林

zhōng dǐng shān lín

比喻富贵和隐逸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辛弃疾《临江仙·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》词:“钟鼎山林都是梦,人间宠辱休惊。”宋·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一:“疏雨梧桐,微云河汉,钟鼎山林无限悲。”

以文害辞

yǐ wén hài cí

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文,字也。辞,语也……言说《诗》之法,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,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。”

锱铢必较

zī zhū bì jiào

成语正音

锱,不能读作“liú”。

锱、铢: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。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也比喻气量狭小,很小的事也要计较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
主一无适

zhǔ yī wú shì

专一,无杂念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程·粹言》卷上:“或问敬子曰:‘主一之谓敬。何谓一?’子曰:‘无适之谓一。’”《论语·学而》“敬事而信”宋·朱熹集注:“敬者主一无适之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