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助我张目

zhù wǒ zhāng mù

张目:睁大眼睛,比喻张扬气势。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,声势更加壮大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墨翟不好伎,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?足下好伎,值墨翟回车之县,想足下助我张目也。”

一泻万里

yī xiè wàn lǐ

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同“一泻千里”。

成语出处

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,时而显现,时而潜伏,时而迂回旋绕,蓄势不前,时而急转直下,一泻万里。”

争长争短

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

计较细小出入,争竞利害得失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第二折:“为利图名呵如燕雀营巢,争长争短,如狼虎竞食。”

愚戆窳惰

yú zhuàng yǔ duò

愚戆:无知不明事理;窳:懒惰。形容愚昧而又懒惰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水地》:“故其民愚戆而好贞,轻疾而易死。”

转战千里

zhuǎn zhàn qiān lǐ

形容连续作战,经历了很长的历程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转斗千里,矢尽道穷。”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吾共诸君逾越险阻,转战千里,所在斩获,遂深入敌地,至其城下。”

整齐划一

zhěng qí huà yī

整齐:有条理,不凌乱;划一:一致,一样。指有条有理,全都一样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纪律方面,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,消灭自由和散漫的现象。”

一泻百里

yī xiè bǎi lǐ

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同“一泻千里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贞女峡》诗:“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”

转危为安

zhuǎn wēi wéi ān

成语正音

转,不能读作“zhuàn”;为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
由危险转为平安(多指局势或病情)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》:“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,变乱为治,易于返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