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正大堂煌

zhèng dà táng huáng

犹言堂堂正正。亦作“正大堂皇”。

成语出处
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其名衔之正大堂煌,尊荣已极,何谓名衔太新,实尔等听闻未久,觉以为新耳。”

志士仁人

zhì shì rén rén

原指仁爱而有节操,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 >> 志士仁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一时伯仲

yī shí bó zhòng

指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。伯仲,指兄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兰馨《绛蘅秋·秋社》:“看这怡蕉客所作诸诗,可的是一时伯仲呢!”

整冠纳履

zhěng guàn nà lǚ

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语本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
众目睽睽

zhòng mù kuí kuí

睽睽:张目注视的样子。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。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郓州溪堂诗并序》:“公私扫地赤立,新旧不相保持,万目睽睽,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。”

诸子百家

zhū zǐ bǎi jiā

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,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廷尉乃言贾生年少,颇通诸子百家之书。文帝召以为博士。”

朱陈之好

zhū chén zhī hǎo

表示两家结成姻亲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朱陈村》诗:“徐州古丰县,有村曰朱陈。……一村唯两姓,世世为婚姻。”

一时之秀

yī shí zhī xiù

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 >> 一时之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后主问帝:‘萧妃何如此人?’帝曰:‘春兰秋菊,各一时之秀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