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震慑人心

zhèn shè rén xīn

震慑:震惊恐俱。使人们受到震动而害怕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任隗传》:“窦宪秉权,专作威福,内外朝臣莫不震慑。”

政通人和

zhèng tōng rén hé

成语正音

通,不能读作“tònɡ”。

政事通达,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,人民安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玉成之恩

yù chéng zhī ēn

玉成:成全。成全某事的恩情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4回:“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:‘多谢老师玉成之恩!’”

一牛吼地

yī niú hǒu dì

指牛鸣声可及之地。比喻距离较近。

成语出处

《翻译名义集·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

一念之误

yī niàn zhī wù

一个念头的差错。同“一念之差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四十七引《遁斋闲览·口中芙蕖花香》:“此人前身为尼,诵《法华经》二十年,一念之误,乃至于此。”

州官放火

zhōu guān fàng huǒ

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 >> 州官放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 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

趾高气扬

zhǐ gāo qì yáng

趾高:走路时脚抬得很高;气扬:意气扬扬。走路时脚抬得很高,神气十足。形容骄傲自满,得意忘形的样子。 >>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

重山峻岭

chóng shān jùn lǐng

连绵起伏的高山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画谱·赵令穰》:“使周览江、浙、荆、湘重山峻岭,江湘溪涧之胜丽,以为笔端之助,则亦不减晋宋流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