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罚不当罪

fá bù dāng zuì

成语正音

当,不能读作“dànɡ”。

当:相当,抵挡。处罚和罪行不相当。 >> 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夫德不称位,能不称官,赏不当功,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。”

扼吭夺食

è gāng duó shí

扼:用力掐着;亢:咽喉。扼住喉咙,夺走吃的东西。比喻使人处于绝境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陈祖仁传》:“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,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,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,以速其毙乎?”

半死不活

bàn sǐ bù huó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形容筋疲力尽,精神不振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听说停刑的头一日,即是昨日,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,都收监了。”

法家拂士

fǎ jiā bì shì

拂:通“弼”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辅弼之士。指忠臣贤士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
半面之旧

bàn miàn zhī jiù

意指只见过一面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:“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

旦暮入地

dàn mù rù dì

旦:早晨。暮:晚上。地:地府。早晚就要进入地府。表示年龄已高,随时都可能死去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吾受汉家厚恩,无以报,今年老矣,旦暮入地,谊岂以一身事二姓,下见故主哉!”

发棠之请

fā táng zhī qǐng

发:发放;棠:齐国地名,积谷之处;请:请求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。后指请示赈济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齐饥,陈瑧曰:‘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。’”

恶作剧

è zuò jù

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,而墙下恶作剧,其黠孰甚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