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拂袖而去

fú xiù ér qù

成语正音

拂,不能读作“fó”。

拂袖:甩袖子,表示生气。形容生了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王子敬数岁时,尝看诸门生樗蒲,见有胜负,因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……子敬瞋目曰:‘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’遂拂袖而去。”

沽名吊誉

gū míng diào yù

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同“沽名钓誉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三折:“我不为别的,自恨我奔丧来后,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由。”

独力难支

dú lì nán zhī

独:单独。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

成语出处
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3回:“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,思量独力难支,便开门冲阵逃走。”

不落窠臼

bù luò kē jiù

成语正音

窠,不能读作“wō”或“ɡuǒ”。

比喻有独创风格,不落旧套。 >> 不落窠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内编》四:“初学必从此入门,庶不落小家窠臼。”

俯首帖耳

fǔ shǒu tiē ěr

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
杜邮之戮

dù yóu zhī lù

杜邮:古地名,在今陕西省咸阳市;戮:杀。指忠臣无辜被杀。 >> 杜邮之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武安君既行,出咸阳西门十里,至杜邮……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,自裁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

不劣方头

bù liè fāng tóu

劣:不好;方头: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。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。形容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钱大尹智勘绯衣梦》第四折:“俺这里有个裴炎,好生方头不劣。”

拂袖而归

fú xiù ér guī

拂袖:甩袖子,表示意志已决。指毫无留恋,回到家乡归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您都待重裀而卧,列鼎而食,不如我拂袖而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