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伏法受诛

fú fǎ shòu zhū

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
孤形吊影

gū xíng diào yǐng

指孤单一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权翰林身居客邸,孤形吊影;想着‘牛女银河’之事,好生无聊。”

蠹国嚼民

dù guó jiáo mín

同“蠧國害民”。亦作“蠧國嚼民”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忍性气》:“其奸惡之蠧國嚼民,與虎狼之噬人食物,何處無之。”

不劳而获

bù láo ér huò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所求于迩,故不劳而得也。”

伏而咶天

fú ér shì tiān

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仲尼》:“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
黩武穷兵

dú wǔ qióng bīng

黩:随便,任意;穷:竭尽。随意使用武力,不断发动侵略战争。形容极其好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而听诸将徇名,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,士卒雕瘁,寇不为衰,见我已大病矣。”

不可造次

bù kě zào cì

造次:急遽,匆忙。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。意为要慎重。

成语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此事当深虑远议,不可造次。”

桴鼓相应

fú gǔ xiāng yìng

桴:鼓槌。用鼓槌打鼓,鼓就响起来。比喻相互应和,配合得很紧密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顺之以善政,则和气可立致,犹桴鼓之相应也。”

孤文只义

gū wén zhī yì

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〈春秋决事比〉自序》:“斯时通古今者起,以世运如是其殊科,王与霸如是其殊统;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,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;……竹帛烂,师友断,疑信半;为立德、适道、达权之君子,若此其难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