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麞头鼠目
麞头削骨露,鼠眼小睛圆。形容人的寒贱相。后亦多用以形容人的面目猥琐、心术不正。《旧唐书·李揆传》:“初, 揆 秉政,侍中 苗晉卿 累薦 元載 爲重官。 揆 自恃門望,以 載 地寒,意甚輕易,不納,而謂 晉卿 曰:‘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,麞頭鼠目之子乃求官。’” 宋 陆游 《梦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或云通悟禅师也》诗:“塵埃車馬何憧憧,麞頭鼠目厭妄庸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题相士倪生卷子》诗:“塵埃若欲知卿相,先看麞頭鼠目公。”
纡青拕紫
见“ 紆青拖紫 ”。
战栗失箸
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>> 战栗失箸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
仗义疎财
亦作“ 仗義疏財 ”。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。 元 郑廷玉 《忍字记》楔子:“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贫富兴衰》第二折:“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,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,扶危濟困,仗義疏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