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革故鼎新

gé gù dǐng xīn

成语正音

革,不能读作“jí”。

革:改变,革除;故:旧的;鼎:树立。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去旧的,建立新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

愤世嫉恶

fèn shì jí è

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
成语出处

宋·李觐《与王章秘校书》:“其辩说骎骎到义理,愤世嫉恶,有大丈夫之芒角。”

变征之声

biàn zhǐ zhī shēng

征:古代五声之一。乐声中征调变化,常作悲壮之声。 >> 变征之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,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跌荡不羁

diē dàng bù jī

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同“跌宕不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书谱·石延年》:“遂入馆,然跌荡不羁,剧饮尚气节,视天下无复难事,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。”

焚芝锄蕙

fén zhī chú huì

芝:通“芷”,白芷,香草名;蕙:蕙草,香草名。焚毁白芷,锄掉蕙草。比喻贤人遭受灾难

成语出处

明·袁中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斯所由焚芝锄蕙、衔刀若卢者也。”

割席分坐

gē xí fēn zuò

席:坐席。把席割断,分开坐。比喻朋友绝交。 >> 割席分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书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
辨伪去妄

biàn wěi qù wàng

辨,即“辨别”;伪,即“虚假的”;去,即“剔除,去除”;妄,即“荒谬,不合理”。辨伪去妄的意思就是:(对一些事物)要善于辨别,分清真假,(留下真的)去除虚假的。识别虚假的,去掉无事实依据的理念或学说。

愤时嫉俗

fèn shí jí sú

愤:愤恨,不满;嫉:憎恶,仇恨;俗:世俗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
成语出处

清·朱彝尊《王礼部诗序》:“十余年来,所交之士皆幽忧失志之士,诵其歌诗,往往愤时嫉俗,多离骚变雅之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