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高下任心

gāo xià rèn xīn

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。同“高下在心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敦传》:“进人退士,高下任心,奸狡饕餮,未有隗(刘隗)比。”

闭门觅句

bì mén mì jù

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徐度《却扫编》卷中:“与诸生徜徉林下,或愀然而归,径登榻,引被自覆,呻吟久之,矍然而兴,取笔疾书,则一诗成矣。”

槁苏暍醒

gǎo sū yē xǐng

使枯槁者复苏,使中暑者苏醒。形容苦难者得救,重获生机。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》:“自吾令下车,赋役以平,刑罚以清……槁苏暍醒,民饱而嬉,相忘乎无事。”

高下其手

gāo xià qí shǒu

犹言上下其手。比喻玩弄手法,串通做弊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辟之《渑水燕谈录·官制》:“五代以来,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,太祖虑其任私,高下其手,乃置司寇参军,以进士、‘九经’及第人充之。”

闭关自守

bì guān zì shǒu

成语正音

闭,不能读作“bǐ”。

关闭关口,不和外人来往。比喻因循保守,不愿接触外界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上》:“无事则民勤于耕稼,以广军储;有事则民习于弓矢,以莅武事。此真霸王之资也。闭关自守,又何忧乎?”

高抬明镜

gāo tái míng jìng

秦始皇有一方镜,能照见人心等。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

成语出处

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,表里有明,人直来照之,影则倒见。以手扪心而来,则见肠胃五脏,历然无碍。”

必不挠北

bì bù náo běi

挠北:败北,作战失败。必定不会失败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忠廉》:“若此人也,有势则必不自私矣;处官则必不为污矣;将众则必不挠北矣。”

膏腴子弟

gāo yú zǐ dì

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锺嵘《〈诗品〉序》:“于是庸音杂体,人各为容,至使膏腴子弟,耻文不逮,终朝点缀,分夜呻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