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悲观厌世

bēi guān yàn shì

成语正音

观,不能读作“ɡuàn”。

厌世:厌弃人世。对生活失去信心,精神颓丧,厌弃人世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,被称为‘暴露文学’,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。”

防微虑远

fáng wēi lǜ yuǎn

虑:考虑,思虑。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,就加以防止,并考虑长远的计策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由是洞启宸衷,大破群议,运筹制胜,举无遗策,防微虑远。”

竿头日进

gān tóu rì jìn

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师示一偈曰:‘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’”

悲歌慷慨

bēi gē kāng kǎi

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。”晋·陶潜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》:“慷慨独悲歌,钟期信为贤。”

干柴烈火

gān chái liè huǒ

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,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也形容情绪高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侠女散财殉节》:“这烈火干柴怎得瞒。”

得胜头回

dé shèng tóu huí

头回:前回。宋、元说书人的术语。在开讲前,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,谓之“得胜头回”,取其吉利之意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错斩崔宁》:“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,权做个得胜头回。”

悲歌击筑

bēi gē jī zhù

以之为典,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。 >> 悲歌击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载:战国时,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,入秦刺秦王,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,高渐离击筑,荆轲歌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登车不顾而去。

干云蔽日

gān yún bì rì

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高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
放歌纵酒

fàng gē zòng jiǔ

放歌:高声歌唱;纵酒:任意饮酒,不加节制。尽情歌唱,放量地饮酒。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”

得意忘形

dé yì wàng xíng

成语正音

得,不能读作“dě”;也不能读作“de”。

形:形态。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。 >> 得意忘形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