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苞苴竿牍

bāo jū gān dú

苞苴:蒲包,指赠送的礼物,引申为贿赂;竿牍:竹简为书,指书信,这里特指请托信。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,去探访人。指行贿请托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小夫之知,不离苞苴竿牍。”

返朴还淳

fǎn pǔ huán chún

返:返回,还。朴:朴实。淳:诚实,厚道。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。

成语出处

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用之治身,则神清志静;用之治国,则返朴还淳。”

党恶朋奸

dǎng è péng jiān

党:袒护;朋:朋比。袒护恶人,勾结坏人。形容与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9回:“其有党恶朋奸,甘为逆羽,杀无赦!”

宝珠市饼

bǎo zhū shì bǐng

拿珍珠换饼。比喻杜绝贪心。 >> 宝珠市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皇甫端《原化记·贺知章》:“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,问黄白术,持一大珠遗之。老人得珠,即令易饼与贺食。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,老叟乃曰:‘悭吝未除,术何由成?’”

荡然无遗

dàng rán wú yí
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

耳红面赤

ěr hóng miàn chì

耳朵和面部都红了。形容过于用力、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1回:“忽见禁子走来,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。倪完吃了一惊,不觉耳红面赤。”

荡然无余

dàng rán wú yú
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逐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烬,湘囊綖柣,荡然无余。”

耳闻目见

ěr wén mù jiàn

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夫信谤之徵,有如影响;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,或乃精诚不深,业缘未感,时傥差阑,终当或报耳。”

返老还童

fǎn lǎo huán tóng

成语正音

还,不能读作“hái”。

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>> 返老还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

包羞忍耻

bāo xiū rěn chǐ

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容忍羞愧与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牧《题乌江亭》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