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丹楹刻桷

dān yíng kè jué

楹:房屋的柱子;桷:方形的椽子。柱子漆成红色,椽子雕着花纹。形容建筑精巧华丽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丹桓宫楹。”又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刻其桷,皆非礼也。”

饿莩遍野

è piǎo biàn yě

莩:饿死的人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
伐功矜能

fá gōng jīn néng

伐、矜:夸耀。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。形容居高自大,恃才傲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。”

半路出家

bàn lù chū jiā

成语正音

家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

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 >> 半路出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。”

法轮常转

fǎ lún cháng zhuàn

法轮:佛家语,轮有二义,一为运转,一为摧碾,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,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。指佛法无边,普济众生。

成语出处

《维摩诘所说经·佛国品》:“三转法轮于大千,其轮本来常清净。”

饿虎扑食

è hǔ pū shí

成语正音

扑,不能读作“pǔ”。

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饿虎扑食最伤人,蛟龙戏水能凶恶。”

担惊忍怕

dān jīng rěn pà

担心害怕。指常处在惊吓、恐惧之中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一折:“做买卖的担惊忍怕,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。”

法力无边

fǎ lì wú biān

法力: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;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。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。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三折:“小圣我法力无边,通天达地,指山山崩,指水水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