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以德报怨

yǐ dé bào yuàn

成语正音

怨,不能读作“yuān”。

德:恩惠。怨:仇恨。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给他好处。 >> 以德报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
云梦闲情

yún mèng xián qíng

指男女欢会之事。 >> 云梦闲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……王曰:‘何谓朝云?’玉曰:‘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“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”

眼光如豆

yǎn guāng rú dòu

指目光短浅,缺乏深远的见解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一卷:“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,此特拘于音调言之,而不究本原所在;眼光如豆,不足与之辩也。”

语焉不详

yǔ yān bù xiáng

成语正音

语,不能读作“不以语人”的“yù”。

指虽然提到了,但说得不详细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杨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

咂嘴弄舌

zā zuǐ nòng shé

形容贪馋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他一时慌了,弯下腰去抓那粉汤,又被两个狗争着,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。”

贻笑大方

yí xiào dà fāng

成语正音

贻,不能读作“dài”。

贻笑:让人笑话;大方:原指懂得大道的人,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。指让内行人笑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
眼去眉来

yǎn qù méi lái

形容用眉眼传情。多指不正当地勾搭

成语出处

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二折:“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,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。”

云情雨意

yún qíng yǔ yì

①云和雨的状态。②指男女欢会之情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袁去华《浣溪沙》词:“一夕高唐梦里狂,云情雨意两茫茫。袖间依约去年香。”

忧谗畏讥

yōu chán wèi jī

担忧被谗言中伤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”

雨淋日炙

yǔ lín rì zhì

炙:烤。雨里淋,太阳晒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雨淋日炙野火燎,鬼物守护烦撝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