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渔阳鞞鼓

yǔ yáng pí gǔ

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。鞞鼓,骑兵用的小鼓。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鞞鼓动地来,惊破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

应箓受图

yìng lù shòu tú

箓:符箓;图:河图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纬乾凿度》下卷:“二十九年伐崇侯,作灵台,改正朔,布王号于天下,受箓应河图。”

一息尚存

yī xī shàng cún

息:呼吸,气息;尚:还。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!”朱熹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

阴阳两面

yīn yáng liǎng miàn

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,耍两面手法

成语出处
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52章:“特别是那个阴阳两面的马之悦,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来,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暗往。”

游手偷闲

yóu shǒu tōu xián

指人游荡懒散,不愿参加劳动。同“游手好闲”。

成语出处
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:“诚以游手偷闲,所以长其心之淫欲,劳心劳力,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。”

雁逝鱼沉

yàn shì yú chén

比喻彼此音讯断绝。亦作“雁断鱼沉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袭吉传》:“山高水阔,难追二国之欢;雁逝鱼沉,久绝八行之赐。”

渔翁之利

yú wēng zhī lì

犹言渔人之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,俄、德出为调停,借收渔翁之利,大局又为之一变。”

一往无前

yī wǎng wú qián

成语正音

一;必须读作“yì”。

一直往前,无所阻挡。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。

成语出处

明 孙传庭《官兵苦战斩获疏》:“曹变蛟遵臣指画,与北兵转战冲突,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。”

影单形只

yǐng dān xíng zhī

形:形体。形容孤独,没有同伴

成语出处

清·严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三卷:“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,影单形只,备极凄凉。”

燕巢于幕

yàn cháo yú mù

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