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引狗入寨

yǐn gǒu rù zhai

犹言引狼入室。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:“抑且那家没胡姬妾,肯引狗入寨,都拒绝不留。”

营私植党

yíng sī zhí dǎng

结合党羽,谋取私利。

成语出处
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议院上》:“籍贯不可分,素行不可考,智愚贤否不能一律,则营私植党,沽名罔利之弊生焉。”

庸耳俗目

yōng ěr sú mù

指学识浅薄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朱仕琇《与林穆庵书》:“此数人知之,遂足为名一世,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!”

一命呜呼

yī mìng wū hū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呜呼:叹词,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,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。指人死亡。

成语出处

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谁知这个女婿,去年七月感了时气,到了八月边,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。”

言信行果

yán xìn xíng guǒ

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 >> 言信行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·发端及其略传》:“正直谨严,言信行果。”

游手好闲

yóu shǒu hào xián

成语正音

好,不能读作“hǎo”。

指人游荡懒散,不愿参加劳动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章帝纪·元和三年诏》:“今肥田尚多,未有垦辟。其悉与赋贫民,给与粮种,务尽地力,勿令游手。”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:“我打你个游手好闲,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。

营私罔利

yíng sī wǎng lì

指谋求私利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四节:“大臣既以身许国,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,不当计一身之利害,营私罔利,固不可也。”

淫朋狎友

yín péng xiá yǒu

不正派的亲密朋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[姚公子]自恃富足有余,豪奢成习。好往来这些淫朋狎友,把言语奉承他,哄诱他,说是自古豪杰英雄,必然不事生产,手段慷慨,不以财物为心,居食为志,方是侠烈之士。”

雍门刎首

yōng mén wěn shǒu

后用为忠君的典实。 >> 雍门刎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相传越军至齐境,烈士雍门子狄闻之,刎颈而死。越军知之,曰:“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,拟使越社稷不血食。”遂引军而退。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。见汉刘向《说苑·立节》。

阳九之会

yáng jiǔ zhī huì

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朗传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阳九之会,清除群秽,广举贤士,此诚虚心垂虑,将兴至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