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音容宛在

yīn róng wǎn zài

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,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

成语出处

唐 李翱《祭吏部韩侍郎文》:“遣使祭斝,百酸搅肠,音然宛在,曷日而忘?”

杨朱泣岐

yáng zhū qì qí

常引作典故,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,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,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曰:‘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哀哭之。”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,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,杨朱为此而哭泣。

掩鼻而过

yǎn bí ér guò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捂着鼻子走过去。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西子蒙不洁,则人皆掩鼻而过之。”

薰香自烧

xūn xiāng zì shāo

薰:香草。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。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薰以香自烧,膏以明自销,龚生竟夭天年,非吾徒也。”

夜月花朝

yè yuè huā zhāo

朝:早晨。明月当空的夜晚,鲜花盛开的早晨。指美好时刻。比喻男欢女爱的时光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符金锭》第四折:“不负了夜月花朝,当日个彩楼上众人闹。”

因材施教

yīn cái shī jiào

成语正音

教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
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 >> 因材施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为政》“子游问孝”、“子夏问孝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
仰拾俯取

yǎng shí fǔ qǔ

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。同“仰取俯拾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唐孙华《时世公子行》:“家藏金穴自封闭,仰拾俯取仍贪饕。”

沿门托钵

yán mén tuō bō

钵: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。原指僧徒化缘。比喻挨家乞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一:“故读者于此等处最要分别,不然则视少陵为随地蓦缘,沿门托钵者流矣。”

薰莸异器

xún yóu yì qì

薰莸:香草和臭草。香草和臭草不能收藏在同一个器皿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

成语出处

清·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·新旧唐书》:“凡作史者,美恶必宜别卷,所以类族辨物,使薰莸异器,阅者一览可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