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开头的成语

避难就易

成语拼音

bì nán jiù yì

成语解释

就:凑近,靠近。躲开难的,去找容易的做。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文宗本纪》四:“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,久不视事,及迁同知储政院事,即就职,侥幸巧宦避难就易。”

比屋而封

成语拼音

bǐ wū ér fēng

成语解释

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,家家都有德行,堪受旌表。后泛称风俗淳美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周人可比屋而封。”汉·陆贾《新语·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诛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
避溺山隅

成语拼音

bì nì shān yú

成语解释

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。表示远远回避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譬于防火水中,避溺山隅,此乃未见其可欲。”

比物丑类

成语拼音

bǐ wù chǒu lèi

成语解释

指连缀同类事物,进行排比归纳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古之学者,比物丑类。”郑玄注:“以事相况而为之。丑,犹比也。”

毕雨箕风

成语拼音

bì yǔ jī fēng

成语解释

原指民性如星,星好风雨,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。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洪范》:“庶民惟星,星有好风,星有好雨。”孔传:“箕星好风,毕星好雨,亦民所好。”

必不得已

成语拼音

bì bù dé yǐ

成语解释

必然不能得止。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。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

闭壁清野

成语拼音

bì bì qīng yiě

成语解释

犹言坚壁清野。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曹虎传》;“部勒小戍,闭壁清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