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开头的成语

邦以民为本

成语拼音

bāng yǐ mín wéi běn

成语解释

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
帮狗吃食

成语拼音

bāng gǒu chī s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帮坏人作坏事。同“帮虎吃食”。

成语出处

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四章:“这个万瞎子……专给保长溜须拍马,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,最能帮狗吃食。”

蚌病生珠

成语拼音

bàng bìng shēng zhū

成语解释

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。同“蚌病成珠”。

成语出处

高燮《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〈冰雪庐图〉即步哲夫韵》:“嗟哉蚌病乃生珠,诗渐可读消雄图。”

蚌鹬相持

成语拼音

bàng yù xiāng c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双方相争,两败俱伤,徒使第三者得利。 >> 蚌鹬相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谓鹬曰:‘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翁得而并禽之。”

傍观者清

成语拼音

bàng guān zhě qīng

成语解释

傍:同“旁”。旁观者:在一旁观看的人。同一事物,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、清楚。常与“当局者迷”连用。亦作“旁观者清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:“当局称迷,傍观必审,何所为疑而不申列?”

傍观者审,当局者迷

成语拼音

bàng guān zhě shěn,dāng jú zhě mí

成语解释

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,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马永卿《懒真子》第三卷:“夫为人画策,则工;若自为计,多拙。故曰傍观者审,当局者迷。”

帮虎吃食

成语拼音

bāng hǔ chī s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:“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,在文庙行香的时节,出力讲了一讲。”

蚌鹬争衡

成语拼音

bàng yù zhēng héng

成语解释

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

成语出处

蔡寅《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蚌鹬争衡,鱼龙曼衍,离奇变幻之局,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。”

邦家之光

成语拼音

bāng jiā zhī guāng

成语解释

邦:诸侯国;家:大夫的封地。指国家的光荣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: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