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E的拼音

E开头的成语

耳闻眼睹

成语拼音

ěr wén yǎn dǔ

成语解释

闻:听见;睹:看见。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

成语出处

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老夫耳闻眼睹,非止一端,因而忧闷成疾。”

耳闻目染

成语拼音

ěr wén mù rǎn

成语解释

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

成语出处

丛维熙《北国草》第一章:“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,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。”

耳闻不如眼见

成语拼音

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

成语解释

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 辛替否传》:“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,爵赏不当,破家亡国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眼见。”

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

成语拼音

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wéi shí

成语解释

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

成语出处

《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》:“那时我还缺乏理解,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‘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’,‘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’。”

耳濡目及

成语拼音

ěr rǔ mù jí

成语解释

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

成语出处

明 吴承恩《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》:“凡此诸条,耳濡目及,默化阴孚,匪言可悉。”

耳濡目击

成语拼音

ěr rǔ mù jī

成语解释

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

成语出处

明 李东阳《刘公神道碑铭》:“古者重世臣将家,盖其韬略技艺,耳濡目击,有不习而能者。”

耳热眼花

成语拼音

ěr rè yǎn huā

成语解释

眼睛发花,耳朵发热。形容饮酒微有醉意,精神兴奋的感觉

成语出处

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耳热眼花之娱,千金万年之寿。”

耳染目濡

成语拼音

ěr rǎn mù rǔ

成语解释

染:沾染;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

成语出处
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7回:“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,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,耳染目濡,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