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g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5-09-23 01:27

明人不做暗事

成语拼音

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

成语解释

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。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,不在背后捣鬼。

成语出处

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明人不做那暗事’,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,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,妆甚的谎子!”

明枪暗箭

成语拼音

míng qiāng àn j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元 无名氏《独角牛》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
明验大效

成语拼音

míng yàn dà xiào

成语解释

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。同“明效大验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琰《序》:“后十五年,无一不如公料者,至今明验大效,与始言若符节。”

明火持杖

成语拼音

míng huǒ chí zh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。同“明火执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典章·刑部·从贼不得财者免刺》:“从贼孙伯奴、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、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。”

明珠暗投

成语拼音

míng zhū àn tóu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惊奇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。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。 >> 明珠暗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的璧,以暗投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相眄者。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

冥行擿埴

成语拼音

míng xíng zhì zhí

成语解释

冥:昏暗;冥行:夜间行路;擿:点;埴:地。夜间摸黑走路,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。比喻研求学问,不识门径,暗中探索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擿埴索涂,冥行而已矣。”

名实相副

成语拼音

míng shí xiāng fù

成语解释

名声和实际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陆粹《为曹公与孔融书》:“昔国家东迁,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,综达经学,出于郑玄,又明《司马法》;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。”

冥顽不灵

成语拼音

míng wán bù líng

成语解释

冥顽:愚钝无知;不灵:不聪明。形容愚昧无知。 >> 冥顽不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

名利兼收

成语拼音

míng lì jiān shōu

成语解释

收:收获。又有名又得利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法子是有的,不过要化几文,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