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e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 22:29

挈瓶之知

成语拼音

qiè píng zhī zhì

成语解释

挈瓶:汲水用的瓶,它装不了多少水。比喻知识浅薄,不能深明事理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虽有挈瓶之知(智),守不假器,礼也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人有言,挈瓶之知(智),不失守器。”

箧书潜递

成语拼音

qiè shū qián dì

成语解释

谓秘密传递书信。 明 沈德符 《野獲编·科场二·阁试》:“而同鄉中篋書潛遞,露揭顯攻者,至不避友戚,年誼衰薄,終身切齒,往往見告。”

切要关头

成语拼音

qiè yào guān tóu

成语解释

关头:关口。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

成语出处

清·林则徐《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》:“睹此切要利害关头,窃恐筑室通谋,一纵即不可复挽,不揣冒昧,谨再沥忱附片密陈。”

窃衣取温

成语拼音

qiè yī qǔ wēn

成语解释

窃:偷取。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以此得官,谓为才力,何异益食致饱,窃衣取温哉!”

窃玉偷花

成语拼音

qiè yù tōu huā

成语解释

窃玉: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。比喻男女私通

成语出处

明·孟称舜《死里逃生》第一出:“你犯天条,窃玉偷花,不想落地狱,带锁披枷。”

切理餍心

成语拼音

qiē lǐ yàn xīn

成语解释

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同“切理厌心”。

成语出处
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叙》:“道通天地之外,思入风云之中,批隙导窾,切理餍心。”

切瑳琢磨

成语拼音

qiē cùn zhuó mó

成语解释

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,互相吸取长处,改正缺点。同“切磋琢磨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与孙莘老书》:“今世人相识,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,盖能受善言者少。”

窃钩窃国

成语拼音

qiè gōu qiè guó

成语解释

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胠箧》:“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”

窃簪之臣

成语拼音

qiè zān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

比喻有一小技可解危难者。 >> 窃簪之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亦有以遇者,窃簪之臣,鸡鸣之客是也。 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

窃锺掩耳

成语拼音

qiè zhōng yǎn ěr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 竊鐘掩耳 ”。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锺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,不可負。以椎毁之,鍾況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后因以喻自欺欺人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亦猶竊鐘掩耳,以衆人爲不聞;鋭意盜金,謂市中爲莫覩。”《通志·总序》:“後世衆手修書,道傍築室;掠人之文,竊鍾掩耳。”参见“ 掩耳盜鐘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