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兵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兵临城下这样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兵字的成语!

兵临城下

成语拼音

bīng lín chéng xià

成语解释

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 范书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,四下里安环,八下里拽炮,人平了你宅舍,马践了你庭堂。”

抵掌谈兵

成语拼音

dǐ zhǎng tán bīng

成语解释

兵:军事。拍手畅谈军事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一回:“挥毫作赋,则颉颃相如;抵掌谈兵,则伯仲诸葛。”

偃兵修文

成语拼音

yǎn bīng xiū wén

成语解释

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同“偃武修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陛下亮成天工,克济大业,偃兵修文,群帅反旅。”

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

成语拼音

yǎng bīng qiān rì,yòng zài yī zhāo

成语解释

指长期供养、训练军队,以备一旦用兵打仗。同“养军千日,用在一朝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一回:“卢俊义听了大怒道:‘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!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,你便有许多推故。’”

买马招兵

成语拼音

mǎi mǎ zhāo bīng

成语解释

犹言招兵买马。

成语出处

《再生缘》第三回:“今中既到山中住,少不得,买马招兵尽壮怀。”

讳兵畏刑

成语拼音

huì bīng wèi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慎于用兵和用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耒《大礼庆成赋》:“讳兵畏刑,后货食兮。政有损易,兹不易兮。”

解甲休兵

成语拼音

jiě jiǎ xiū bīng

成语解释

指不再战斗。同“解甲休士”。

成语出处

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夷陵既烧,黔中方定,旋军反旆,解甲休兵。”

贯甲提兵

成语拼音

guàn jiǎ tí bīng

成语解释

贯:穿;甲:盔甲;兵:武器。身穿盔甲,手提武器。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兄长既来赶席,如何又劳师动众?不入水府,扎营在此,又贯甲提兵,何也?”

黩武穷兵

成语拼音

dú wǔ qióng bīng

成语解释

黩:随便,任意;穷:竭尽。随意使用武力,不断发动侵略战争。形容极其好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而听诸将徇名,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,士卒雕瘁,寇不为衰,见我已大病矣。”

兵戈抢攘

成语拼音

bīng gē qiǎng rǎng

成语解释
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
成语出处

《金史·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