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兵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息兵罢战这样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兵字的成语!

息兵罢战

成语拼音

xī bīng bà zhàn

成语解释

兵:打仗。停止或结束战争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只为宋朝南渡以后,绍兴、淳熙年间,息兵罢战,君相自谓太平,纵情逸乐。”

残兵败卒

成语拼音

cán bīng bài zú

成语解释

残:残余的,不完整的;败:输。战败后剩余的兵卒。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73回:“杨铁刀恃着凶勇,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,约有二千余众,向北而驰,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。”

被甲执兵

成语拼音

pī jiǎ zhí bīng

成语解释

甲: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。兵:兵器。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指全副武装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,才有气干,便倚赖之,不能被甲执兵,以卫社稷,但微行险服,逞弄拳腕。”

按兵束甲

成语拼音

àn bīng shù jiǎ

成语解释

按兵:军队停止行进。甲:铠甲,泛指武器装备。止兵不前,捆起铠甲。指解除武装,停战言降。

成语出处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!”

遣将调兵

成语拼音

qiǎn jiāng diào bīng

成语解释

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见“遣兵调将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0回:“你既是昆仑之士,理当遣将调兵,共决雌雄。”

赤壁鏖兵

成语拼音

chì bì áo bīng

成语解释

鏖:激战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军伐吴,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,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。泛指激烈的战斗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两军师隔江斗智》第一折:“叵耐刘备那厮,暗地夺取荆州,想他赤壁鏖战,全仗我东吴力气。”

兵无斗志

成语拼音

bīng wú dòu zhì

成语解释

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且说曼伯杀入左军,陈兵原无斗志,即时奔散,反将周兵冲动。”

兵车之会

成语拼音

bīng chē zhī huì

成语解释

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。”

洗兵牧马

成语拼音

xǐ bīng mù mǎ

成语解释

洗擦兵器,喂养战马。指做好作战准备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佑元年》:“吾洗兵牧马,坐食转输,温饱有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