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字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6

兵临城下

成语拼音

bīng lín chéng xià

成语解释

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 范书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,四下里安环,八下里拽炮,人平了你宅舍,马践了你庭堂。”

兵戈抢攘

成语拼音

bīng gē qiǎng rǎng

成语解释
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
成语出处

《金史·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

兵多将广

成语拼音

bīng duō jiàng guǎng

成语解释

兵将众多。形容军队人员多,兵力强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,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,就怕着他哩?”

兵老将骄

成语拼音

bīng lǎo jiàng jiāo

成语解释

老:衰。士兵疲惫,将领骄傲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楚昭王》第四折:“我想子胥深入敌境,兵老将骄,可不战而破。”

兵革之祸

成语拼音

bīng gé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兵革:兵器战甲,引申为战争。指发生战争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将有急怒之谋,以生兵革之祸。”

兵不逼好

成语拼音

bīng bù bī hǎo

成语解释

兵:出兵打仗;逼:威胁;好:指友好国家。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俘不干盟,兵不偪(逼)好。”

兵已在颈

成语拼音

bīng yǐ zài jǐng

成语解释

颈:颈项。刀已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5回:“夷吾曰:‘此辈兵已在颈,尚欲累人耶?’”

兵未血刃

成语拼音

bīng wèi xuě rèn

成语解释

犹兵不血刃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·杜甫与严武》:“高適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,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,高適兵未血刃而罢。”

兵连祸深

成语拼音

bīng lián huò shēn

成语解释

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

成语出处

唐·陆贽《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兵连祸深,变起都邑,六师播荡,九服震惊。”

兵不雪刃

成语拼音

bīng bù xuě rèn

成语解释

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