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字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1

避凶就吉

成语拼音

bì xiōng jiù jí

成语解释

避:避开;就:趋。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6回:“主公宜避凶就吉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
避凶趋吉

成语拼音

bì xiōng qū jí

成语解释

避开凶险,趋向吉祥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观国《学林·诗卜》:“曾参不入胜母,汉祖不留柏人,避凶趋吉,所不可废。”

避强击惰

成语拼音

bì qiáng jī duò

成语解释

军事用语。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批刘悟谢上表》:“卿宜密运谟猷,明宣号令,避强击惰,取暴抚羸。”

避人耳目

成语拼音

bì rén ěr mù

成语解释

指避免走漏消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俞达《青楼梦》第二十八回:“我欲姐姐迁个住处,他日相迎,亦可以避人耳目。”

避祸就福

成语拼音

bì huò jiù fú

成语解释

避开凶险,趋向幸福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五十五卷:“或示形象,倚托物类,使人思惟,自解意趣,吉凶善恶,了然知之,避祸就福,所向谐也。”

避俗趋新

成语拼音

bì sú qū xīn

成语解释

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

成语出处

叶圣陶《未厌集·苦辛》:“‘拜年’有什么意义呢?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。于是相率不‘拜年’,表示避俗趋新。”

避李嫌瓜

成语拼音

bì lǐ xián guā

成语解释

以之表示避免嫌疑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
避君三舍

成语拼音

bì jūn sān shè

成语解释

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 >> 避君三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楚子飨之,曰:‘公子若反晋国,则何以报不穀?’……(重耳)对曰:‘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於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