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9
带补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拉东补西这样含有补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补字的成语!

补厥挂漏

成语拼音

bǔ jué guà lòu

成语解释

犹言补苴罅漏。 清 赵曦明 《<颜氏家训>跋》:“至於補厥挂漏,俾臻完善,不能無望於將伯之助云。”

千补百衲

成语拼音

qiān bǔ bǎi nà

成语解释

形容衣服很破,补了又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醉太平·叹子弟》:“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,穿一件千补百衲藏形袄。”

息黥补劓

成语拼音

xī qíng bǔ yì

成语解释

指修整面容残缺,恢复本来面目。后用以喻改过自新。 >> 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…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。”

剜肉补疮

成语拼音

wān ròu bǔ chuāng

成语解释

剜:用刀挖去。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。比喻只顾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

成语出处

唐·聂夷中《咏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
顾犬补牢

成语拼音

gù quǎn bǔ láo

成语解释

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
退思补过

成语拼音

tuì sī bǔ guò

成语解释

退思: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;过:过失,错误。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,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”

拆西补东

成语拼音

chāi xī bǔ d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。同“拆东补西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寒山《诗》:“虽乃得如斯,有为多患累,与道殊悬运,拆西补东尔。”

补阙拾遗

成语拼音

bǔ quē shí yí

成语解释

阙:通“缺”,缺失。拾遗:补录遗漏。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圣王将举大事,必崇三讯之法,朝置谏官以匡大理,疑承弼以补阙拾遗。”

七破八补

成语拼音

qī pò bā bǔ

成语解释

形容衣物非常破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,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,形状十分瑟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