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带残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残山剩水这样含有残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残字的成语!

残山剩水

成语拼音

cán shān shèng shuǐ

成语解释

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

珠残玉碎

成语拼音

zhū cán yù suì

成语解释

比喻珍贵之物残破损坏

成语出处

唐·王犀登《李翰林分体全集序》:“于友刘少彝取李杜集合刻之,前此非无合刻者,然苍素溷淆,元黄杂遝,笺注训怙,人自为政,蒙茸猥琐,犹疥厉虮虱,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残玉碎。”

花残月缺

成语拼音

huā cán yuè quē

成语解释

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。也比喻感情破裂,两相离异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则这今晚开筵,正是中秋令节。只合低唱浅酌,莫待他花残月缺。”

封己守残

成语拼音

fēng jǐ shǒu cán

成语解释

指固步自封,抱残守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留别海昌同学序》:“言理学者……薄文苑为辞章,惜儒林于皓首,封己守残,摘索不出一卷之内。”

剩馥残膏

成语拼音

shèng fù cán gāo

成语解释

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。指闺中之作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9回:“铜琶铁板声声恨,剩馥残膏字字哀。”

残章断简

成语拼音

cán zhāng duàn jiǎn

成语解释

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。编,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简,竹简,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。同“断编残简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会稽志序》:“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,歌诗赋咏,残章断简,靡有遗者。”

断墨残楮

成语拼音

duàn mò cán chǔ

成语解释

指残缺不全的典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王世贞《题俞紫芝急救章》:“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,遂与仲温并驱。”

残杯冷炙

成语拼音

cán bēi lěng zhì

成语解释

残:剩余;杯:指酒;炙:烤肉。指吃剩的饭菜。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。 >> 残杯冷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不可令有称誉,见役勋贵,处之下坐,以取残杯冷炙之辱。”

残冬腊月

成语拼音

cán dōng là yuè

成语解释

腊月:阴历十二月。指一年将尽之时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错过了吉日良时,残冬腊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
抱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ào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。形容思想保守,不求改进。 >> 抱残守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书》:“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