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辞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辞微旨远这样含有辞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辞字的成语!

辞微旨远

成语拼音

cí wēi zhǐ yuǎn

成语解释

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刘之遴传》:“省所撰《春秋》义,比事论书,辞微旨远。”

假以辞色

成语拼音

jiǎ yǐ cí sè

成语解释

指好言好语、和颜悦色地对待。

成语出处

明 归有光《沈贞甫墓志铭》:“贞甫为人伉厉,喜自修饰,介介自持,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。”

在所不辞

成语拼音

zài suǒ bù cí

成语解释

决不推辞(多用在冒险犯难)。

成语出处

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,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,任何个人的艰险,是在所不辞的。”

卑辞厚礼

成语拼音

bēi cí hòu lǐ

成语解释

指言辞谦恭,礼物丰厚。参见“卑辞重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曹操微时,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。”

水火不辞

成语拼音

shuǐ huǒ bù cí

成语解释

指不避艰险。同“水火不避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兵既整齐,王可试下观之,唯王所欲用之,虽赴水火犹可也。”

闪烁其辞

成语拼音

shǎn shuò qí cí

成语解释

闪烁:光一闪一闪,比喻说话吞吞吐吐。指说话吞吞吐吐,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五:“又诘妇缚伤,则云搔破,其词闪烁,疑乙语未必诳也。”

不以辞害志

成语拼音

bù yǐ cí hài zhì

成语解释

辞:文辞;志:作品的思想内容。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。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

一诺无辞

成语拼音

yī nuò wú cí

成语解释

一口答应,没有二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四回:“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,如何不肯?一诺无辞,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