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辞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奉辞罚罪这样含有辞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辞字的成语!

奉辞罚罪

成语拼音

fèng cí fá zuì

成语解释

奉:敬受;罚:处罚,惩罚。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肆予以尔众士,奉辞伐罪。”蔡沈集传:“奉帝之辞,罚苗之罪。”

拙口钝辞

成语拼音

zhuō kǒu dùn cí

成语解释

拙:拙笨;钝:迟钝,笨拙。粗嘴巴,笨言辞。指不善于言辞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倅范叔》楔子:“须贾平日拙口钝辞,犹恐应对有误,家中有一辫士,名日范雎,得与此人同行,凡事计议,万无一失。”

与世长辞

成语拼音

yǔ shì cháng cí

成语解释

辞:告别。和人世永别了。指去世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仆适自念,以金盆玉碗贮狗矢,真无颜出见同人,行将遁迹山林,与世长辞矣。”

不露辞色

成语拼音

bù lù cí sè

成语解释

辞色:言辞神色。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。形容说话沉着老练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》:“林甫城府深密,人莫窥其际,好以甘言啖人,而阴中伤之,不露辞色。”

百辞莫辩

成语拼音

bǎi cí mò biàn

成语解释

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准风月谈·后记》:“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,百辞莫辩,辩则反动更为证实。”

谊不敢辞

成语拼音

yì bù gǎn cí

成语解释

犹言义不容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顾炎武《答陈亮工书》:“曾蒙令祖先生知己之爱,谊不敢辞,已具一稿,藏之箧中。”

以文害辞

成语拼音

yǐ wén hài cí

成语解释

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文,字也。辞,语也……言说《诗》之法,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,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。”

属辞比事

成语拼音

zhǔ cí bǐ shì

成语解释

原指连缀文辞,排比事实,记载历史。后泛称作文纪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属辞比事,《春秋》教也。”

辞简意赅

成语拼音

cí jiǎn yì gāi

成语解释

简:简练;赅:完备。言辞简练,意思完备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刑法制》:“诸臣以律文昉自《唐律》,辞简意赅,易致舛讹。”

辞巧理拙

成语拼音

cí qiǎo lǐ zhuō

成语解释

文辞虽然浮华,但不能阐明道理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公孙之白马孤犊,辞巧理拙,魏牟比之鸮鸟,非妄贬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