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带调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调嘴调舌这样含有调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调字的成语!

调嘴调舌

成语拼音

tiáo zuǐ diào shé

成语解释

指耍嘴皮子,搬弄是非。同“调唇弄舌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八回:“打的经济鲫鱼般跳。骂道:‘怪短命!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!”

调墨弄笔

成语拼音

tiáo mò nòng bǐ

成语解释

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佚文》:“天文人文,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?载人之行,传人之名也。”

调和鼎鼐

成语拼音

tiáo hé dǐng nài

成语解释

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

弄粉调朱

成语拼音

nòng fěn diào zhū

成语解释

①指以脂粉饰容。②比喻雕琢辞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邦彦《丹凤吟》词:“弄粉调朱柔素手,问何时重握。”

饶舌调唇

成语拼音

ráo shé tiáo chún

成语解释

饶舌,多嘴。调唇,耍嘴皮子。指多嘴多舌,搬弄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我恰待饶舌调唇,怎当他拔树寻根。”

琴瑟不调

成语拼音

qín sè bù tiáo

成语解释

琴瑟:古乐器名,比喻夫妇。①指琴瑟合奏时,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。②比喻夫妻不和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辟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;为政而不行,甚者必变而更化之,乃可理也。”

怪腔怪调

成语拼音

guài qiāng guài diào

成语解释

怪:奇异的。形容人的腔调怪异

成语出处

宗璞《东藏记》第三章:“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。”

古调不弹

成语拼音

gǔ diào bù tán

成语解释

陈调不再弹。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。 >> 古调不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刘长卿《听弹琴》诗:“泠泠七弦上,静吹松风寒。古调虽自爱,今人多不弹。”

雨顺风调

成语拼音

yǔ shùn fēng tiáo

成语解释

调:调和;顺:和协。风雨及时适宜。形容风雨适合农时。

成语出处

《六韬》:“既而克殷,风凋雨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