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白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白白朱朱

成语拼音

bái bái zhū zhū

成语解释

白的白,红的红。形容不同种类、色彩各异的花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感春三首》诗:“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”

皂白难分

成语拼音

zào bái nán fēn

成语解释

皂:黑。黑白很难分辨,比喻是非不易辨别

成语出处

川剧《评雪辨踪》:“穿钉鞋的,你二天来,不要穿钉鞋,要穿草鞋嘛,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,给他做个皂白难分。”

说白道緑

成语拼音

shuō bái dào lù

成语解释

犹言说长道短,信口雌黄。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那婆子吃了許多酒,口裏只管夾七帶八嘈。正在那裏 張 家長, 李 家短,説白道緑。”亦作“ 説白道黑 ”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八回:“小肉兒,還説白道黑。他一個佛家之子,你也消受不的他這個問訊。” 吴晗 《真空的乡村》:“成天有一批人在说白道黑,谈论是非。”

数白论黄

成语拼音

shǔ bái lùn huá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计较金钱。

成语出处

明 汤显祖《邯郸记 赠试》:“有家兄打圆就方,非奴家数白论黄。”

说白道黑

成语拼音

shuō bái dào hēi

成语解释

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同“说白道绿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8回:“小肉儿,还恁说白道黑,他一个佛家之子,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。”

黑白混淆

成语拼音

hēi bái hùn xiáo

成语解释

把黑的说成白的,将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故意颠倒是非,制造混乱。 >> 黑白混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白黑溷淆,清浊同源。”

脱白挂绿

成语拼音

tuō bái guà lǜ

成语解释

脱去白衣,换上绿袍。指初登仕途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今幸已脱白挂绿,何不且到丈人家里,与他们欢庆一番。”

粉白黛緑

成语拼音

fěn bái dài lù

成语解释

犹粉白黛黑。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飄輕裾,翳長袖,粉白黛緑者,列屋而閒居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长清僧》:“入門,則粉白黛緑者,紛集顧問。” 冰心 《六一姊》:“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,坐着粉白黛绿、花枝招展的妇女们,笑语盈盈的不休。”

皂白不分

成语拼音

zào bái bù fēn

成语解释

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匪言不能,胡思畏忌。”笺:“胡之言何也,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,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