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崩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
地崩山摧

成语拼音

dì bēng shān cuī

成语解释

土地崩裂,山岭倒塌。多形容巨大变故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”

山崩地塌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dì tā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倒,大地塌陷。同“山崩地陷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》:“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,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。”

山崩川竭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chuān jié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夫国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”

若崩厥角

成语拼音

ruò bēng jué jiǎo

成语解释

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。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。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。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泰誓中》:“百姓懔懔,若崩厥角。”孔传:“言民畏纣之虐,危惧不安,若崩摧其角,无所容头。”

山崩海啸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hǎi xiào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塌,海水奔腾咆哮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癸辛宋识前集·炮祸》:“诸炮并发,大声如山崩海啸,倾城骇恐,以为急兵至矣。”

天崩地陷

成语拼音

tiān bēng dì x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此人善造火炮,能去十四五里远近,石炮落处,天崩地陷,山倒石裂。”

山崩水竭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shuǐ jié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同“山崩川竭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成帝纪》:“蜀郡本汉所兴,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,殆必亡矣。”

山崩地坼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dì chè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五行志》:“六月,寿春大雷震,山崩地坼,家人陷死,上庸郡亦如是。”

天崩地解

成语拼音

tiān bēng dì jiě

成语解释

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留别海昌同学序》:“天崩地解,落然无与我事。”

山崩钟应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zhōng yì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。 >> 山崩钟应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:“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