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得不偿失

成语拼音

dé bù cháng shī

成语解释

偿:抵得上。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和子由除日见寄》诗:“感时嗟事变,所得不偿失。”

道不相谋

成语拼音

dào bù xiāng móu

成语解释

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’”

法不责众

成语拼音

fǎ bù zé zhòng

成语解释

责:责罚;众:多数人。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,但很多人都那样干,也就不好惩罚了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38回:“大家一议论,法不责众,全走了。”

百不一爽

成语拼音

bǎi bù yī shuǎng

成语解释

爽:失,差。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,绝不会失误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戴敦元传》:“至老,或问僻事,指革书案卷,百不一爽。”

衣不重采

成语拼音

yī bù chóng cǎi

成语解释

重:重叠;采:通“彩”。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。”

谊不容辞

成语拼音

yì bù róng cí

成语解释

犹言义不容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杨荣《送陈司业诗序》:“予与光世处三十年矣,谊不容辞,故为序如此。”

心不由己

成语拼音

xīn bù yóu jǐ

成语解释

不出于自己的本意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那彩霞之母,满心纵不愿意,见凤姐自和她说,何等体面,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。”

神不主体

成语拼音

shén bù zhǔ tǐ

成语解释

神:精神;主:掌管,主宰。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躯体。形容恐惧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宋·张齐贤《洛阳搢绅归闻记·梁太祖优待文士》:“荀鹤惨悴战栗,神不主体。”

驷不及舌

成语拼音

sì bù jí shé

成语解释

驷: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;舌:指说的话。一句话说出口,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。比喻一句话说出来,再也无法收回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夫子之说君子也,驷不及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