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看不上眼

成语拼音

kàn bù shàng yǎn

成语解释

看不过眼,不合己意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八回:“我是好男子,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,要差我上东京。”

毫不犹豫

成语拼音

háo bù yóu yù

成语解释

毫:一点儿;犹豫:迟疑,拿不定主意。一点儿也不迟疑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
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成语拼音

fú bù chóng zhì,huò bì chóng lái

成语解释

福不会接连而来,祸灾却会接踵而至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,民饥。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,而顾反益奢。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也。”

风不鸣条

成语拼音

fēng bù míng tiáo

成语解释

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水旱》:“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,国无夭伤,岁无荒年。当此之时,雨不破塊,风不鸣条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

必不可少

成语拼音

bì bù kě shǎo

成语解释

绝对需要,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9回:“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。”

义不辞难

成语拼音

yì bù cí nàn

成语解释

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仁不异远,义不辞难。”

子不语怪

成语拼音

zǐ bù yǔ guài

成语解释

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”

烟不出火不进

成语拼音

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慢性子,不爱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孙七太太是个四十来岁,永远烟不出火不进的,不惹人注意的妇人。”

席不暇暖

成语拼音

xí bù xiá nuǎn

成语解释

席:坐席;暇:空闲。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原指东奔西走,不得安居。后形容很忙,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。 >> 席不暇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孔子无黔突,墨子无暖席。”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孔席不暇暖,而墨突不得黔。”

死不改悔

成语拼音

sǐ bù gǎi huǐ

成语解释

到死也不追悔、改正。形容非常顽固,坚持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》:“少数极顽固的,可能死不改悔,戴着右派帽子进棺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