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拳不离手

成语拼音

quán bù lí shǒu

成语解释

拳:拳术。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。比喻勤学苦练,长期坚持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七回:“果真拳不离手,待我歇息片时再舞。”

强不知以为知

成语拼音

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

成语解释

不懂装懂,本来不知道,强说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明 凌蒙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都管强不知以为知,逐叶翻翻,一直翻到后面去。”

贫不学俭

成语拼音

pín bù xué jiǎn

成语解释

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任城陈萧王彰传论》:“其此之谓欤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魏·鱼豢曰:“谚言‘贫不学俭,卑不学恭’,非人性分也,势使然耳。”

男不与妇敌

成语拼音

nán bù yǔ fù dí

成语解释

男的不与女的争斗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十二楼·夺锦楼》:“得罪了边氏,使她发起性来,‘男不与妇敌’,莫说被她咒骂不好应声,就是挥上几拳,打上几掌,也只好忍痛受苦。”

目不忍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rěn shì

成语解释

眼睛不忍看视。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七卷:“钦宗听罢,不好回言,只是暗暗泪落,目不忍视。”

名不正,言不顺

成语拼音

míng bù zhèng,yán bù shùn

成语解释

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 >> 名不正,言不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

漫不经意

成语拼音

màn bù jīng yì

成语解释

随随便便,不放在心上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》:“有时不能莹然彻底而变化,好像漫不经意地在四处爆发着一个优美的结晶。”

乐不可言

成语拼音

lè bù kě yán

成语解释

快乐到了极点,没法用语言来表达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大招》:“魂乎归徕,乐不可言只。”

口不择言

成语拼音

kǒu bù zé yán

成语解释

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魏艾陵伯子华传》:“性甚褊急,当其急也,口不择言,手自捶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