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常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安常习故

成语拼音

ān cháng xí gù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;故:旧例。安于常规,习惯旧例。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,守旧而不思变革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挈《论人才》:“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,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。”

安常处顺

成语拼音

ān cháng chǔ shùn

成语解释

安:习惯于;处:居住,居于;顺:适合,如意。习惯于平稳的日子,处于顺利的境遇中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
季常之惧

成语拼音

jì cháng zhī jù

成语解释

指惧内。 >> 季常之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陈慥,字季常,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,陈慥颇为惧怕。事见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·陈季常》。

纲常扫地

成语拼音

gāng cháng sǎo dì

成语解释

纲常:三纲五常;扫地:比喻破坏无余。指纲纪、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7回:“史臣有《仇牧赞》云:‘世降道斁,纲常扫地。堂帘不隔,君臣交戏。’”

季常之癖

成语拼音

jì cháng zhī pǐ

成语解释

宋朝人陈糙,字季常,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,醋性很大,陈很怕她。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“季常之癖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·陈季常》

袭常缀琐

成语拼音

xí cháng zhuì suǒ

成语解释

袭:因袭;缀:拼合。袭用常言,堆砌琐语。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

成语出处

清·方苞《书后》:“震川之文,乡曲应酬者十六七,而又循请者之意,袭常缀琐,虽欲大远于俗言,其道无由。”

循常习故

成语拼音

xún cháng xí gù

成语解释

循常:遵循常规。习故:学习陈旧的作风。遵守旧规,沿袭先例。形容因袭保守,不愿变通。亦作“循故袭常”、“履常蹈故”、“遵常守故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仲长统《昌言·法诫》:“又中世之选三公也,务于清悫谨慎,循常习故者。”

蹈常习故

成语拼音

dǎo cháng xí gù

成语解释

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