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9
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臣的成语
君臣佐使
成语解释
原指君主、臣僚、僚佐、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,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。
成语出处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;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;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,主治病;用药须合君臣佐使。”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
成语解释
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
成语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。齐王不听吾谏,故退而耕子野。”
不臣之心
成语解释
不臣:不守臣子的本分,封建社会中不忠君。意指不忠君的思想。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。
成语出处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只说是他自己做的,中怀不臣之心,妄言污蔑妃后,要坐他族灭之罪。”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
成语解释
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
成语出处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乱臣贼子
成语解释
乱臣:叛乱之臣;贼子:忤逆之子。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 >> 乱臣贼子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孟子·藤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俱。”
忠臣良将
成语解释
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。 >> 忠臣良将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袭人道:‘忠臣良将,出于不得已他才死。’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
功臣自居
成语解释
居:当,任。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
成语出处
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因为胜利,党内的骄傲情绪,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,……,可能生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