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恶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

成语拼音

xiū wù zhī xīn,rén jiē yǒu zhī

成语解释

羞:羞愧;恶:耻。羞耻的心情,人人都会有的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

惩恶劝善

成语拼音

chéng è quàn shàn

成语解释

惩:责罚;劝:勉励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四十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,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污,惩恶而劝善,非圣人谁能修之。”

嫉恶如仇

成语拼音

jí è rú chóu

成语解释

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蔡木龛》:“嫉恶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语必刺入骨。”

以恶报恶

成语拼音

yǐ è bào è

成语解释

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榖梁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伐国不言围邑。此言围邑,何也?不正其以恶报恶也。”范宁注:“前十八年。宋伐齐之丧,是恶也;今齐乘胜而报,是以恶报恶也。”

同恶共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è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同“同恶相济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曹汝霖》:“要之官官相护,同恶共济。”

改恶行善

成语拼音

gǎi è xíng shàn

成语解释

不再做恶,转做好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九十一卷:“夫欲修学,熟寻此文,改恶行善,速登神仙。”

同恶相恤

成语拼音

tóng wù xiāng xù

成语解释

指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同“同恶相助”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:“简书,同恶相恤之谓也。”

剪恶除奸

成语拼音

jiǎn è chú jiān

成语解释

剪、除:扫除。扫除恶人与奸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0回:“似你我行侠尚义,理应济困扶危,剪恶除奸。”

刬恶锄奸

成语拼音

chǎn è chú jiān

成语解释

铲除凶恶奸邪之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他杀人污佛地,我救苦下云端,刬恶锄奸。”

怙恶不改

成语拼音

hù è bù gǎi

成语解释

怙:坚持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82回:“岂得怙恶不改,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