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马耳东风

成语拼音

mǎ ěr dōng fē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

当耳旁风

成语拼音

dāng ěr páng fēng

成语解释

见“当耳边风”。当做耳边吹过的风。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於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
塞耳盗钟

成语拼音

sāi ěr dào zh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自欺欺人,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。 >> 塞耳盗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,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
黄耳传书

成语拼音

huáng ěr chuán shū

成语解释

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>>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俊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羁寓京师,久无家问,……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掩耳而走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ér zǒu

成语解释

掩:遮盖。捂着耳朵走开。指不愿听别人的话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5回:“宁喜以殖之遗命,告于蘧瑗,瑗掩耳而走。”

挖耳当招

成语拼音

wā ěr dāng zhāo

成语解释

人家用手挖耳朵,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。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,一夜卧不安稳。早上贺司户相邀,正是挖耳当招。”

爬耳搔腮

成语拼音

pá ěr sāo sāi

成语解释

指急切无奈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徐懋庸作序》:“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,要使他爬耳搔腮,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。”

撧耳顿足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dùn zú

成语解释

用手抓耳,以脚顿地。形容束手无策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铚《默记》上卷:“张立于屏风后见之,撧耳顿足。”

庸耳俗目

成语拼音

yōng ěr sú mù

成语解释

指学识浅薄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朱仕琇《与林穆庵书》:“此数人知之,遂足为名一世,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!”

盥耳山栖

成语拼音

guàn ěr shān qī

成语解释

盥:洗;栖:居住。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,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,躲到山里,用颖水洗耳,以免受传言的污染。比喻隐居不仕。 >> 盥耳山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入士或掩目而渊潜,或盥耳而山栖。 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