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华而不实

成语拼音

huá ér bù shí

成语解释

华:开花。花开得好看,但不结果实。比喻外表好看,内容空虚。 >> 华而不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五年》:“且华而不实,怨之所聚也。”

得而复失

成语拼音

dé ér fù shī

成语解释

复:又,再。刚得到又失去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同。公以此贺我,实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
知而不言

成语拼音

zhī ér bù yán

成语解释

明明知道而不说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知道易,勿言难。知而不言,所以之天也。”

大而无当

成语拼音

dà ér wú dàng

成语解释

当:底。虽然大,却无底。原指大得无边际。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、不合用。 >> 大而无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’”

死而不僵

成语拼音

sǐ ér bù jiāng

成语解释

即使死了也不僵硬。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。 >> 死而不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古人有言:‘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’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,较之平常仕宦人家,到底气象不同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

满而不溢

成语拼音

mǎn ér bù yì

成语解释

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。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,有才能而不自炫,善于节制守度。

成语出处

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”

恭而有礼

成语拼音

gōng ér yǒu lǐ

成语解释

恭:恭敬;礼:礼节。恭敬又有礼节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”

避而不谈

成语拼音

bì ér bù tán

成语解释

躲避开而不肯说。指有意回避事实。

成语出处

徐迟《一九五六年序言》:“尖锐的矛盾,避而不谈,或加水冲淡了。”

信而好古

成语拼音

xìn ér hào gǔ

成语解释

信:相信;好:爱好。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
脆而不坚

成语拼音

cuì ér bù jiān

成语解释

脆弱而不坚实。形容虚有其表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