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非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习非成俗

成语拼音

xí fēi chéng sú

成语解释

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杯觞路酌,弦歌行奏,转相高尚,习非成俗。”

终非了局

成语拼音

zhōng fēi liǎo jú

成语解释

局:结局,定局,指长久之计。终究不是长久之计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6回:“想我在此奉侍,终非了局。”

为非作恶

成语拼音

wéi fēi zuò è

成语解释

做种种坏事。同“为非作歹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七回:“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,前来扰乱我的公事,对也不对?”

是非轻重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qīng zhòng

成语解释

正确和谬误,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》:“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,要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,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。”

习非成是

成语拼音

xí fēi chéng shì

成语解释

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一哄之市政,必立之平;一卷之书,必立之师,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
是非颠倒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diān dǎo

成语解释

是:对;非:错。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”

质非文是

成语拼音

zhì fēi wén shì

成语解释

徒有华美的外表,而无相应的实质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其文是也,其质非也……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说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
用非所学

成语拼音

yòng fēi suǒ xué

成语解释

所用的不是所学的。指学用不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叶伯巨传》:“比到京师,而除官多以貌选,所学或非其所用,所用或非其所学。”

是非不分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bù fēn

成语解释

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正领而诵之,此见是非之分不明。”

饰非拒谏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jù jiàn

成语解释

饰:掩饰;非:错误;谏:直言规劝。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