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大公至正

成语拼音

dà gōng zhì zhèng

成语解释

至:最;正:公正。完全秉公办理,毫不偏心

成语出处

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一章:“来惩办林、邓,表示自己的‘大公至正’。”

山公倒载

成语拼音

shān gōng dǎo zǎi

成语解释

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。形容烂醉不醒。 >> 山公倒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山公倒载无妨学,范蠡扁舟未要追。 唐·白居易《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》诗

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

成语拼音

bā gōng shān shàng,cǎo mù jiē bīng

成语解释

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 >> 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
托公行私

成语拼音

tuō gōng xíng sī

成语解释

犹言假公济私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极谏》:“而乃冯附城社,蔽亏日月,托公行私,交游群小。”

生公说法

成语拼音

shēng gōng shuō fǎ

成语解释

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>> 生公说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莲社高贤传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群石皆点头。”

明公正道

成语拼音

míng gōng zhèng dào

成语解释
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同“明公正气”。 >> 明公正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此女不但才高,而词意甚正,要我明公正气去求亲,而不要私相挑引。 明·无名氏《人中画·风流配》二

背公向私

成语拼音

bèi gōng xiàng sī

成语解释

指损公肥私,违法求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百官志下》:“二千石不奉诏书,遵承典制,背公向私,旁诏守利,侵渔百姓,聚敛为奸。”

羊公鹤

成语拼音

yáng gōng hè

成语解释

羊公:人名。羊公所养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鹤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试使驱来,氃氋而不肯舞,故称比之。”

托公报私

成语拼音

tuō gōng bào sī

成语解释

借公事报私怨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方进终不举白,专作威福,阿党所厚,排挤英俊,托公报私,横厉无所畏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