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鼓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钟鼓之色

成语拼音

zhōng gǔ zhī sè

成语解释

指欢欣喜乐的面色,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小问》:“夫欣然喜乐者,钟鼓之色也。”

敝鼓丧豚

成语拼音

bì gǔ sàng tún

成语解释

敝:破,坏;丧:失去;豚:猪。指击破鼓、烹掉猪以求神治病,病仍未治好。形容费而无益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,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,而未有俞疾之福也。”

暮鼓朝钟

成语拼音

mù gǔ cháo zh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。同“暮鼓晨钟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书双竹湛师房》:“暮鼓朝钟自击撞,闭门孤枕对残釭。”

扯鼓夺旗

成语拼音

chě gǔ duó qí

成语解释

形容作战勇敢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统雄兵劈面相持,驱貔虎扯鼓夺旗。”

旗鼓相当

成语拼音

qí gǔ xiāng dā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 >> 旗鼓相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如令子阳到汉中、三辅,愿因将军兵马,鼓旗相当。”

败鼓之皮

成语拼音

bài gǔ zhī pí

成语解释

败:破旧。破鼓皮可作药材。比喻虽微贱,却是有用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
擂鼓筛锣

成语拼音

léi gǔ shāi luó

成语解释

擂鼓:急击鼓。筛锣:敲锣。敲锣打鼓。形容大声吵闹。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杜仁杰《耍孩儿·庄家不识构阑》曲:“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,往下觑却是人旋窝。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,又不是迎神赛社,不住的擂鼓筛锣。”

金鼓喧阗

成语拼音

jīn gǔ xuān tián

成语解释

金鼓:金钲和鼓。喧阗:声音大。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。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

成语出处

清·金捧阊《守一斋笔记·芦花会》:“忽金鼓喧阗,仪卫甚盛,观者踵接肩摩。”

旗鼓相望

成语拼音

qí gǔ xiāng wàng

成语解释

望:向远看。队伍很长,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,威武雄壮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苻坚传》:“坚南伐司马昌明,戎卒六七万,骑二十七万,前后千里,旗鼓相望。”

悬鼓待椎

成语拼音

xuán gǔ dài zhuī

成语解释

比喻急不可待。 >> 悬鼓待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渊鉴类函·乐·鼓二》引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。民舍有鼓为妖。坐未几,鼓自风滚至庭不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谓纯仁曰:‘此鼓久不击,见好客至,故自来庭以寻槌耳。’令纯仁削槌以副之,其鼓立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