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合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纠合之众

成语拼音

jiū hé zhī zhòng

成语解释

指纠集起来的百姓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足下起纠合之众,收散乱之兵,不满万人。”

道合志同

成语拼音

dào hé zhì tóng

成语解释

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植《陈审举表》:“昔伊尹之为媵臣,至贱也;吕尚之处屠,至陋也。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谟神通。”

不合时宜

成语拼音

bù hé shí yí

成语解释

时宜:当时的需要和潮流。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。也指不合世俗习尚。 >>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袁帝纪》:“皆违经背古,不合时宜。”

外合里应

成语拼音

wài hé lǐ yìng

成语解释

外面攻打,里面接应。

成语出处

《前汉书平话》上卷:“高皇大喜,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,拿捉陈豨。”

开合自如

成语拼音

kāi hé zì rú

成语解释

合:按照,适合;自如:不受阻碍和拘束。打开闭合不受拘束,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。

成语出处

法·法布尔《蝉》:“腿可以伸缩,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。”

行合趋同

成语拼音

xíng hé qū tóng

成语解释

行为志趣相同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行合趋同,千里相从;行不合,趋不同,对门不通。”

势合形离

成语拼音

shì hé xíng lí

成语解释

势:形状;形:形体。形体各自独立,结构完整不分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桁梧复迭,势合形离。”

偷合苟容

成语拼音

tōu hé gǒu róng

成语解释

偷:苟且。奉承迎合别人,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臣道》: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藏否,偷合苟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

牵合傅会

成语拼音

qiān hé fù huì

成语解释

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。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,混为一谈。同“牵合附会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王廷相《雅述》下篇:“《吕氏月令》乃牵合傅会之书,柳子厚论之详矣。”

钿合金钗

成语拼音

diàn hé jīn chāi

成语解释

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