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灯火阑珊

成语拼音

dēng huǒ lán shān

成语解释

1. 灯火稀疏, 指人烟稀少、比较冷清的地方;2. 古时入夜后家家举灯, 至就寝才灭去灯火。 因此灯火阑珊又代表「夜深」、深宵无人之时分

成语出处

辛弃疾 《青玉案·元夕》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;

香火不断

成语拼音

xiāng huǒ bù duàn

成语解释

香火:香烛,香和灯火。信神者或祭祀者点燃供奉的香烛不会断绝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3回:“总之,无论怎样,我一定还你个香火不断的对方就是了。”

玩火自焚

成语拼音

wán huǒ zì fén

成语解释

玩:玩弄;焚:烧。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。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,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。 >> 玩火自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兵,犹火也,弗戢,将自焚也。”

水火不容

成语拼音

shuǐ huǒ bù róng

成语解释

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,根本不能相容。有时比喻人与人之间有仇恨,不能在一起。二者对立,绝不相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《易》有八卦,乾坤六子,水火不相逮,雷风不相悖,山泽通气,然后能变化,既成万物也。”

如火如荼

成语拼音

rú huǒ rú tú

成语解释

荼:茅草的白花。象火那样红,象荼那样白。原比喻军容之盛。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,气氛热烈。 >> 如火如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万人以为方阵,皆白裳,白旗,素甲,白羽之缯,望之如荼。……左军亦如之,皆赤裳,赤,丹甲,朱羽之缯,望之如火。”

星火燎原

成语拼音

xīng huǒ liáo yuán

成语解释

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。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,但有旺盛的生命力,前途无限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

向火乞儿

成语拼音

xiàng huǒ qǐ ér

成语解释

向火:烤火;乞儿:乞丐。近火取暖的气丐。比喻趋炎附势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向火乞儿》:“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,一旦火尽灰冷,暖气何在?”

引火烧身

成语拼音

yǐn huǒ shāo shēn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