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有口难辩

成语拼音

yǒu kǒu nán biàn

成语解释

虽然有口,却难以分辩清楚。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孟夫人有口难辩,倒被他缠住身子,不好动身。”

守口如瓶

成语拼音

shǒu kǒu rú píng

成语解释

守口:紧闭着嘴不讲话。闭口不谈,象瓶口塞紧了一般。形容说话谨慎,严守秘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》下:“富郑公有‘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’之语。”

闭口捕舌

成语拼音

bì kǒu bǔ shé

成语解释

犹言甕中捉鳖。比喻敌方已被控制,无法逃脱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玄靓传》:“旋谓基曰:‘綝击其东,我等绝其西,不六旬,天下可定,斯闭口捕舌也。’”

搬口弄唇

成语拼音

bān kǒu nòng chún

成语解释

搬:搬弄;弄:卖弄。指说长道短,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:“又见我两日不回,必有人搬口弄舌,想是疑心,不做买卖。”

空口无凭

成语拼音

kōng kǒu wú píng

成语解释

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。只要用实物来证明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

改口沓舌

成语拼音

gǎi kǒu tà shé

成语解释

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尉数之曰:‘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?’景休仰而对曰:‘民宁再受笞数十,终不能改口沓舌,妄谀刘侍御也!’”

碍口识羞

成语拼音

ài kǒu shí xiū

成语解释

碍口:说不出口。指怕羞而不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石点头·潘文子契合鸳鸯冢》:“这事关系你终身,肯与不肯,明白说出,莫要碍口识羞,两相耽误。“

顺口溜

成语拼音

shùn kǒu liū

成语解释

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

成语出处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
信口胡诌

成语拼音

xìn kǒu hú zhōu

成语解释

信口:随便开口。毫无根据、不负责任的乱说。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

成语出处
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誓今番泼水难收,到那里问缘由,怎敢便信口胡诌?”

谗口嗷嗷

成语拼音

chán kǒu áo áo

成语解释

谗:说别人坏话;嗷嗷:七嘴八舌地诽谤。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无罪无辜,谗口嗷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