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衔口垫背

成语拼音

xián kǒu diàn bèi

成语解释

衔口: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;垫背:给死尸背上放钱。借指死亡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凤姐道:‘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,忙什么呢!’”

缄口不言

成语拼音

jiān kǒu bù yán

成语解释

缄:封闭。封住嘴巴,不开口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何遵传》:“正德间,给事、御史挟势凌人,趋权择便,凡朝廷大阙失,群臣大奸恶,缄口不言。”

笨口拙舌

成语拼音

bèn kǒu zhuō shé

成语解释

没有口才,不善言谈

成语出处

秦兆阳《在田野上前进》第一章:“部队作风,说话又尖又硬,丝毫不留情面,又满有一套理论,笨口拙舌的大老粗。”

众口交攻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jiāo gōng

成语解释

交:俱,共。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王应熊传》:“言陛下召应熊,必因其秉国之日,众口交攻,以为孤立无党,孰知其同年密契,肺腑深联。”

信口雌黄

成语拼音

xìn kǒu cí huáng

成语解释

信:任凭,听任;雌黄:即鸡冠石,黄色矿物,用作颜料。古人用黄纸写字,写错了,用雌黄涂抹后改写。比喻不顾事实,随口乱说。 >>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
畏口慎事

成语拼音

wèi kǒu shèn shì

成语解释

慎:谨慎。说话谨慎,做事小心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答吴子野书》:“近日始畏口慎事,虽已迟,犹胜不悛也。”

缄口无言

成语拼音

jiān kǒu wú yán

成语解释

缄口:闭着嘴。闭着嘴,不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“师云:‘汝若不会,老僧即缄口无言。’”

开口见胆

成语拼音

kāi kǒu jiàn dǎn

成语解释

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同“开口见心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宗绍《无门关·赵州洗钵》:“赵州开口见胆,露出心肝。”

素口骂人

成语拼音

sù kǒu mà rén

成语解释

以茹素之口骂人。比喻伪善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之彥《东谷所见·茹素》:“古语两句甚好:宁可荤口念佛,莫将素口骂人。”

血口喷人

成语拼音

xuè kǒu pēn rén

成语解释

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晓莹《罗湖野录》卷二:“含血喷人,先污其口;百丈野狐,失头狂走。”